编者按:mk体育官网即将迎来百年华诞,为此我们计划编撰《mk体育官网院志》,设置“忆往——我与河大数学缘”栏目,旨在总结学院近百年来的办学经验,挖掘员工们记忆中留存的各种精彩故事和美好瞬间。期待各位员工能够用文字呈现您对母校最深刻的记忆,记录传道授业的师长,叙写相互砥砺的学友,回忆课堂内外的美好瞬间,介绍您在这里的成长经验,分享您人生事业的收获,为学院的百年华诞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,更为后学者以深深地启迪。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积极参与,不吝赐稿!相关稿件我们先将以微信公众号形式推出,然后在院志专栏择优刊出!来稿请发至hdsxxy2019@163.com信箱。
人生的转折
——我的老员工活
——宋清芳
1978年10月下旬,我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,走进了开封师范学院,进入数学系学习。
这是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。自从 1966年6月开展文化大革命以来,大学连续7年没有招生,1972年到1976年也只招收了少量的工农兵学员。1977年,国家正式恢复高考制度,大学里才有了大量的员工。好多年不讲课的大学老师们,早就盼望着老员工的到来,以便他们可以重登讲坛,为国家培养人才用心尽力;同学们更是朝思暮想,期盼着上大学。今天能够作为天之骄子踏入校园,多年梦想一朝成真,怎能不心潮澎湃、激动万分呢!
1966年6月初,正当全国的高三学子全力备战、即将踏入考场之际,文化大革命开始。高中在校的66/67/68届(简称老三届)三个年级的员工,全部停课参加文革,高校暂停招生。1968年10月以后,老三届的同学们响应党的号召,到农村去,到山区去,到边疆去,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。原来户口在城市的青年员工到农村去的,称为“下乡知青”;原来户口在农村的青年员工回家乡务农的,称为“回乡知青”。我是信阳高中1967届高中毕业生,老家是河南省西平县农村的,我就是一个回乡知青。我家属于浅山区,经济条件落后,家境贫寒,祖辈务农,上大学一直是我们家庭的愿望,更是我的梦想。当时考不成大学,只能回到农村,作为一名生产队社员,参加锄地、施肥、割麦、打场等农业劳动。从1968年10月回乡,到1978年10月来上大学的十年劳动过程中,我学会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技术,掌握了种庄稼、养家畜的很多要领。十年,我从一个20来岁朝气蓬勃的青年员工,变成了一个年过三十,已经结婚生子的中年农民,高中时期那种上大学、接受高等教育的美好憧憬,早已被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农村生活冲刷得荡然无存,即便是想到县城里当个普通工人的初级愿望也不可能实现。如今,在自己31岁之际,能够有幸离开偏远的农村,来到位于八朝古都开封古香古色的开封师院,成为当时人人羡慕的老员工,不能不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,并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。
开封师院数学系1978级共招生200多人,人数上仅次于中文系,共分五个小班,我被分在了四班。我们班41人,其中女生8人,男生33人。同学之间年龄差别很大,最小的只有16岁,是应届高中毕业生;最大的已32岁,是66届高中毕业生。“老三届”高中毕业生年龄都在30岁左右,属于大龄老员工,这样的员工在我们四班有11人,占约27%,其他班乃至全校的情况也基本如此。因此,在大学校园里就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奇特现象:父子一起上大学、师生同班听课、夫妻一块大学读书等。在这里,我讲一个当时引起过大家注意的现象:78级员工入校后,员工食堂里没有就餐用的桌椅,大家排队打了饭菜后,就蹲在饭厅内外的空地上,三五成群围拢在一起吃饭。每堆里要么全是男生,要么全是女生,几乎没有男女混在一起吃饭的。但大家发现,有两个人比较特殊,一男一女总是凑在一起吃饭。大家议论纷纷,说他们有恋爱之嫌,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这俩人是夫妻关系!还有,不同地区的两个男生,一个16岁,一个31岁,被录取到同一个专业,分在同一个班、同一个宿舍,二人一起去吃饭,一起去上课,一些学校的职工不解地说:那个送员工的家长怎么不走了?
还有一些趣闻,如某系领导与几个教师代表,到刚入校的老员工宿舍去看望新生。在某宿舍看到一位大龄员工说:“你是送员工的家长吧?”那员工不好意思地说:“不,我是员工!”到了另一宿舍,看到一位员工的家长说:“欢迎你来师院上大学!”家长当即纠正:“不,我是来送员工的家长!”使得场面有些尴尬。
在这里需要说明两个问题:一是年龄只有16岁的孩子怎么能上大学?当时小学学制五年,初中、高中学制均为二年,如果7岁上小学的话,高中毕业正好16岁。后来在大学工作期间,我还认识了两位上大学时年龄都只有15岁的小姑娘,那是因为她们上小学早,成绩又好,一个叫潘瑞皎(平顶山人),一个叫孔维燕(山东曲阜人),后来她们相继考上了硕士、博士,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。
另一个问题是:结了婚的允许上大学吗?在1977年之前是不允许的!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,为了给因文革而未参加过高考的员工们一个机会,当年和第二年允许“老三届”那些已结婚生子的大龄毕业生报考。这样又出现了新的问题:报考人数太多,录取率会很低。当时聚集了十年的高中毕业生,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升学机会,形成了“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”的壮观景象!据有关资料统计,1977年12月全国参加高考人员共570万人,录取27.3万人(包括中专、大专、本科,下同),录取率4.74%;1978年参加高考者610万人,录取40.2万人,录取率6.6%,其中本科生不到2%。在被录取的员工中,不少是结过婚的。数学系78级同学中,结过婚的约占35%。他们当中有的是二、三个孩子的爸爸,或是二、三个孩子的妈妈。例如:我们四班班长、来自商丘的王宗义和来自驻马店的吴书理等都是三个孩子的爸爸,而来自南阳的王玉芹则是三个孩子的妈妈!我也有两个孩子,大的7岁,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。这些30来岁的人,上学之前不仅是当地工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,也是各自家庭的顶梁柱。就家庭而言,他们上有老下有小,肩负着一家人的生活,现在让他们把一家老小丢在原籍,自己出来上大学,真是困难重重,很不容易。幸好当年上大学不交学费和住宿费,而且国家还对师范生每人每月发给一定数量的生活费,解决了同学们的燃眉之急。而少数几个带薪上学的,经济情况就更好了,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。
开封师院是一所美丽的大学,它古香古色又具有现代化气息。校园占地面积800多亩,雄伟的大礼堂坐北朝南,位于校园的正中央。大礼堂的左前方是东一至十斋,右前方是西一、二斋,正前方有六号楼、七号楼、小礼堂等,这些建筑现在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数学系办公楼在大礼堂的西边偏南,分上下两层,里面除了办公室、教研室外,还有教室、图书室、阅览室等。办公楼的北边,有个能容纳160多人的大阶梯教室,紧挨着阶梯教室的西侧,还有两个较小的教室。东、西两个日字院坐落在数学系办公楼的东北部,数学系77级、78级员工及部分老师就住在这两个院子内。大约在1979年前后,学校为建新的图书馆大楼,将两个日字院全部拆除,数学系78级员工经两次辗转,最终住进了位于系办公楼南边的员工第四公寓楼,直至毕业。
四年的本科学习阶段,我们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数学专业课,另外还有英语、物理、中国革命史、政治经济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体育等课程。数学专业课有: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、解析几何、微分几何、高等几何、近世代数、常微分方程、偏微分方程、实变函数、泛函分析、复变函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拓扑学、模糊数学、计算机基础等。
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,要学习四个学期,老师和员工都很重视这门课。78级一、二两个班合在一起称一大班,用小教室上课,由刘光耀、胡雁军等老师讲授,三、四、五三个班合在一起称二大班,在数学系阶梯教室上课,由徐根固、毕遂成等老师讲授。很久没有登讲台的老师们,现在有了用武之地,心劲很高。他们备课充分,讲解清晰,声音洪亮,板书工整,一展大学教师的风采,获得了员工们的一致好评!听大学老师讲课,接受高等教育,是人生的一种享受,更是我长期埋藏在心底的愿望。从上高中开始,就期盼着将来有机会能上大学!在回乡务农的前几年,心里仍然隐藏着上大学的梦想,这种梦想压抑久了,就产生了一个心结:不能上大学,让我看看大学老师也好!有一天,当听说有郑州大学的老师到我们公社,给正在下乡支农的该校工农兵学员讲课的消息时,我放下手中的锄头,找个理由向生产队长请了半天假,怀着激动的心情,步行4公里山路,匆匆赶到公社所在地去见大学老师。由于信息不畅,最终也没能打听到他们上课的地点,白跑一趟不说,还耽误了半天农活,少挣了4个工分!这件事当年我不能对别人讲,因为大家会认为做这种事的人,不是个傻瓜,就是个“大学迷”,会被人耻笑的!现在,大学老师就在眼前,正在给我们讲课!听着老师们的讲课,学习着高等文化知识,我心里就如“久旱逢甘露”般甜蜜,得到了人生的极大满足。十二年了,从高中课堂里走出来又走进大学课堂,整整经历了十二年!谁能想到人到中年还能上大学?这也算是梦想成真了啊!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认真听,用心记,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也注意学习老师们的讲课艺术,品味他们的讲课风格,观赏他们的板书形式,汲取他们的教学经验。但是,要想学好数学分析等课程,对我这样一个十年不读书、天天忙农活的中年农民来说,谈何容易!
我是68届高中毕业生,高中只读了两年,高三的课程没有学过,受“读书无用论”的影响,高一、高二的课本在回乡前已经烧掉。十二年后,高一、高二的知识几乎忘完,高三数学基本不会,以这样的基础学习高等数学,难度很大。数学分析中的语言、极限连续的概念、用外国人名命名的定理、众多的微分积分公式等,常常使我头昏脑涨。十多年不用,脑子好像生了锈一样开动不起来,记不住这些抽象的概念、定理、公式。我只好起早贪黑,加班加点,珍惜每一分钟时间,努力学习。数学系的同学们学习都很努力,特别是经历了十年艰苦磨炼后,又有机会来上大学,大家更是惜时如金。我们每天上课记笔记、下课做练习,早上读英语、晚上预复习,总觉得时间不够用,往往周日也不休息。许多同学晚上在教室里,一直学习到熄灯才恋恋不舍地摸黑离开教室。除了教材,还要看相应的参考书,图书馆里的数学书籍经常被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借阅。我班带工资上学的颜有祥同学,买到一本与数学分析配套的《吉米多维奇习题集》,将书中习题从头到尾做了个遍。数学书运用符号多,抽象难懂,一个定理的证明,一个公式的推导,都需要反复思考、细细琢磨才能弄懂。往往一个晚上看不了几页书,做不出几道题,几天做不出一道题也属正常。一旦看懂一个定理或者做出一道难题,就像在海边沙滩上漫步,偶尔捡到一个精美的贝壳一样兴奋!这就是苦中有乐吧!
高等代数是大一两个学期开设的课程,由赵鸿勋、常呈才两位老师给我们二大班讲授。赵老师当时担任数学系副主任、副教授,虽然七十多岁了,但精神矍铄,面态慈祥,讲课严肃认真,板书一丝不苟,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常老师是一位中年老师,他讲课详细、熟练,对同学们亲切热情,受到大家的欢迎。
赵老师在上课时给我们讲了代数学里的一个基本问题:一元五次及以上的方程有没有求根公式?这个问题曾困扰数学家300多年。我们知道,一元二次方程有求根公式,一元三次、一元四次方程后来有人也给出了求根公式,其中一元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由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塔塔利亚等人给出的。之后有不少人相继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求根公式,甚至有人付出终生努力,仍然没能找到。后来,意大利数学家鲁菲尼等人给出证明:一元五次及以上方程不能用根式求解,即不存在求根公式,从而解决了这个曾困扰数学家300多年的问题。这样,赵老师运用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,引起同学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,增强对数学问题的探讨欲,减弱学习数学枯燥无味的感觉。
这种教学方法不少老师都在运用。我注意到,老师们除了研究教材、设计板书、提炼教学内容和课堂语言、控制教学时间等方面做得很到位、很出色外,还不断运用启发式、设问式等教学方法,以引起员工们的兴趣,提高学习效果。又比如,在实变函数论教学中,徐兴辰老师提出: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无穷多个,这两种无穷有没有区别?从而引出对无穷的一种分类:可数无穷与不可数无穷,使大家增强了对实变函数这门课的学习兴趣。
还有,李廷杰老师在讲高等几何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平面上过直线外一点有几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?大家毫不犹豫地回答:有且只有一条。李老师给我们讲,有且只有一条是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学(简称为欧氏几何学)里面的第五公理。欧氏几何学是建立在五个公理之上的严谨学科,有着广泛的应用。19世纪中期,黎曼、罗巴切夫斯基等人先后修改第五公理为:没有一条直线、有无穷多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,分别形成同样严谨的黎曼几何学和罗氏几何学,这在相对论中有重要的应用,从而使同学们产生对非欧几何的兴趣以及对公理化体系的认识。
另一门建立在公理化体系之上的学科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。它包含三个公理,俗称概率三公理,因而它也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,有着广泛的应用。凡是学习过的人都知道这门课难度大,学好教好都不容易。这门课由樊家琨老师讲授,常忠、杨金钟老师辅导。樊老师治学严谨,讲课声音洪亮,不拿讲稿,不带教材,课讲得漂亮,板书写得整齐,且字写得又快又好,不知道他是如何练成的,同学们都喜欢上他的课。
最抽象的课是近世代数和点集拓扑。讲授近世代数的是辛未老师,他是全系公认的讲课最好的老师之一,系里多次组织教职工观摩他的课。听他讲课,同学们都全神贯注,没人说话,更没人开小差。他讲课不看讲稿教材,语速中等,娓娓道来,语言简练,逻辑性强,章节之间衔接紧密,内容层次逐渐展开,能把抽象的知识讲得引人入胜,体现出当时数学系教师较高的教学水平!
教我们点集拓扑的是张友铭老师。张老师曾教过我们微分几何,是唯一一个教过我们两门课的老师。他讲课不慌不忙,讲解清晰,语言精练,字体工整,态度和蔼,平易近人,受到同学们的欢迎。
函数逼近论是选修课,由田继善老师讲授。田老师对员工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,总是鼓励同学们努力上进,勇于攀登和探索。由于他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,后来相继担任了数学系主任、mk体育副董事长。
给我们上过课的还有高志芬、孙荣光、王复兴、马国强、张克礼、刘光明、苏玉泉等老师。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,工作勤奋努力,兢兢业业,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教学能力。他们的教学风格、教学方法、声音语调以及板书字体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!令我们至今难忘的还有:陈顺卿副主任、史维常书记、杨漪人副书记、苗宗桐老师、刘亚星老师、吴迎繁老师、景克通老师等等,他们为我们四年的学习、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努力,做了大量的工作,使我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,走向工作岗位!
从1978年10月入校,至今已近四十二年了,当时入校报到、上课学习的情景仍历历在目,记忆尤新!那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。我永远不忘我的大学老师、同学以及老员工活!在庆祝mk体育官网建院一百周年之际,我代表数学系78级的同学们,祝愿母校mk体育及mk体育官网日趋辉煌,越办越好!
作者简介:宋清芳,男,汉族,1947年6月出生,河南西平县人,1978年9月考入开封师院数学系,1982年7月毕业留数学系任教,1992年5月调财金系,副教授职称,2008年mk体育经济学院退休。